周二(4月19日)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發達國家的負利率迫使主要國家央行儲備管理者冒更大的風險,以維持數以萬億美元計的儲備資產價值。 這項對77名儲備管理者的調查還顯示,大約32家央行現持有人民幣投資,一年前為20家,當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尚未決定將人民幣納入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他們總計管理價值6萬億(兆)美元儲備資產。 報告顯示,日本及歐洲一些市場普遍陷入負利率,迫使管理者將資金從部分貨幣撤出,投向以前通常無意投資的市場中。 匯豐控股(HSBC)的央行、主權財富和公共基金全球主管Christian Deseglise對這份報告評論指出,“儲備管理者面臨前所未有而且瞬息萬變的環境。所以很多管理者在過去一年對資產組合做出重大調整。” Deseglise表示,“負利率對投資的影響尤其深遠,導致使用存續期更長的投資工具,對使信貸風險的容忍度上升,使投資轉向新的資產類別和貨幣。作為儲備貨幣的人民幣也迅速得到越來越廣泛的使用。” 接受出版商Central Banking Publications訪問的人中,約有80%表示負利率已經對儲備管理策略造成影響。 該調查的所有受訪者均要求不透露央行和儲備經理的名字。 調查援引一名歐洲的儲備經理稱,各家央行已減少對歐元、瑞郎、瑞典克朗和丹麥克朗等貨幣的曝險,以應對負利率。 這名儲備經理稱,“這種調整正在影響匯率。”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上個月發布的數據顯示,歐元去年第四季度在全球外匯儲備中的比重降至不到20%,為近14年來最低。 瑞郎的比重基本持穩于0.3%,丹麥克朗和瑞典克朗則因比重太低而未單獨顯示。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