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經濟顯露企穩跡象,且美國新政府承諾的政策有望刺激經濟增長,推升需求預期,眼下大宗商品市場正處在近三年來最長的上漲之中。同時,投資者也紛紛涌入大宗商品的交易所交易基金(ETF),本月的資金流入規模有望創下七個月來最大。 據彭博行業研究匯總的數據,截至上周五(2月13日)為止,2017年2月已有近30億美元資金涌入與大宗商品掛鉤的多頭策略ETF之中,有望創下去年7月以來的最大單月流入規模。盡管這其中有26億美元資金流入了貴金屬ETF,但能源、農業和工業金屬ETF也有資金流入。 作為全球頭號原材料消費大國,中國經濟正出現企穩的跡象,這為大宗商品市場帶來了信心。與此同時,投資者也寄望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承諾的減稅等政策將促進美國的經濟增長,激發了對大宗商品的需求。 在供應趨緊跡象顯現之際,鋅和銅成為2017年表現最佳的大宗商品,漲幅均超11%。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期銅周一觸及每噸6204美元的2015年5月來最高水準,在前一個交易日急升近5%后繼續擴大漲幅,此前全球最大的兩個銅礦Escondida及Grasberg出貨受到干擾。 此外,鐵礦石升至2014年8月以來最高;原油價格則連續數月在高位區間震蕩。 彭博商品指數今年已上漲約1.3%,延續了去年創出的2010年以來首次全年上漲的走勢。這一衡量22種原材料走勢的指標有望實現連續四個月上漲,創出2014年4月以來最長連漲紀錄。 Stifel, Nicolaus & Co.基金經理Chad Morganlander表示,“對中國需求前景的樂觀情緒提振了大宗商品ETF。這些投資者尋求快速進入,參與的資金增多,形成了滾雪球效應! 花旗集團(Citigroup)周一在報告中稱,2月份的首周,大宗商品相關的ETFs以及被動指數基金共吸引了24億美元的資金流入,令2017年以來的總資金流入增加至98億美元 近期從花旗到高盛(Goldman Sachs)等均對全球大宗商品的反彈信心滿滿。高盛大宗商品研究主管Jeff Currie上個月曾重申,該行建議超原材料,并稱全球經濟活動“周期性上升”正在驅動需求。去年12月,花旗也表示,2017年絕大多數原材料將有強勁的表現。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本站微信公眾號:
長按圖片, 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們

紙金網微信號: wxzhijinw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