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場參與者看到一個現象:黃金與美元、黃金與原油、原油與美元之間的相關性時常呈現不規則變化,背離性的走勢或者相關程度降低的情況經常出現。這大大增加了判斷的難度。 數理統計顯示,盡管今年三者之間的相關性保持正常,美元與黃金高度負相關、美元與原油高度負相關、黃金與原油正相關且相關程度小于黃金與美元,但還是出現了一個獨立特征:美元與黃金的相關程度不及美元與原油的相關程度。 階段統計顯示,2008年7—8月,三者的走勢相關程度高,相關強弱關系容易把握,但9月份以后分化和背離趨于明顯,到了11月份,美元與黃金的負相關性和黃金與原油的正相關性完全被破壞,美元與原油的負相關性還算正常(具體數據參考下表)。這說明,三者市場間的相關程度出現了階段性變化,頭寸把握上市場風險增加,但整體相關格局并未發生實質變化。 黃金、原油和美元短期相關性統計 從長期的相關性統計數據看,黃金和原油的相關程度大于黃金和美元的相關程度,即必須要意識到在當前原油價格持續下跌的背景下,黃金價格下跌的趨勢不會改變,除非原油市場發生異常變化;而短期相關性的降低,客觀揭示了市場相對強弱格局的變化,那么在操作策略上必須進行相應調整:逢高沽空,一旦到了重要點位,頭寸要減輕甚至完全回吐。 既然短期相關性和長期相關性出現了沖突,那么是否存在引起短期相關性發生變化的因素呢?黃金和原油價格的相對變化,非常有趣。9月份以后黃金和原油的比價關系從歷史性的低位戲劇性地大幅回升,僅僅兩個月的時間就突破了1999年以后呈現的比價平臺(6—15),進入了1990—1999年的比價平臺(15—26)。也就是說,2008年年底以后黃金和原油的比價格局將要發生明顯變化,可能形成新的比價平臺。時間點的出現也非常有趣。1999年是黃金市場歷史上一個重要年份,第一次售金協議簽署,此后的第二次售金協議的結束期為2009年。也就是說,2009年后,市場對央行的黃金出售數量預期不確定性增加。在大量黃金儲備拋售并經歷了美元的大幅貶值后,歐洲央行是否還會進一步大幅度拋售其黃金儲備呢?事實上,2008年央行售金的數量已經出現明顯下降。根據國際黃金協會的數據,2008年前三個季度,全球黃金市場央行售金供應量為189噸,而2007、2006和2005年同期的央行售金供應量分別為:404噸、311噸和498噸。央行售金占全球黃金總供應量比例的14%,當然這并不意味著金價具備逆勢上漲的基礎。畢竟,黃金和一般商品不同,具有非滅失性(地面存金的數量每年按照一定的比例增長),同時需求彈性也較一般商品更大,供應回流市場的速度較一般商品更快。 金融危機導致全球出現去杠桿化交易的特征,也是造成黃金價格強于原油的一個原因。雖然在期貨市場上,黃金總持倉的下降速度快于原油,但黃金現貨ETFs基金市場的規模保持著擴張局面,金融危機下實金的投資需求穩定增長。 結合相關市場影響和黃金市場的結構變化看,黃金階段性偏強的格局會保持,但受制于原油和美元影響的趨勢不會改變。另外,當前各個市場的變化比較微妙,一方面美元匯率呈現階段性的頭部盤整(在12月4日歐洲央行和英國央行均降息的背景下,依然沒有出現突破),的確令人感到不安,另一方面,原油價格到達40美元/桶一線,回到了周期性啟動的低位,且CFTC持倉報告顯示原油總持倉有一些不穩定的反彈。如果美元能夠有所突破,階段性趨勢可以相對穩定一些,否則免不了再次陷入反復。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