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經濟泡沫破裂后,經歷過銀行等金融機構被政府注資,根據日本當年政府注資撤出的經驗,這部分政府注資會在金融機構的業績真正恢復之后,逐步撤出。同時撤出也不是按照股票的市價,而是僅加了比例很小的紅利。因此,可以說AIG股票大漲,只是給當初的政府注資帶來不可兌現的浮盈。”日本巖井證券國際業務部資深分析師郭昂分析說。
政府注資升值10倍
AIG第二季度的財報出乎意料地實現盈利,凈利潤達到18.2億美元,每股凈收益2.30美元,超出路透社1.67美元的預期。這是2007年三季度以來的首次盈利,去年同期,AIG虧損了53.6億美元。
正是基于盈利的預期,AIG的股價從7月1日開始大漲,當日股價收于18.08美元,較上一交易日的1.16美元上漲14.6倍,自此AIG股價確立了升勢。8月5日,AIG股票又一次飛漲,從前一個交易日收盤價的13.52美元/股飆升至22美元/股,漲幅62.72%,至此,AIG股價站在了20美元之上。
AIG股價飆升最大受益者莫過于當初給其注資的美國財政部了。公開資料顯示,AIG共獲得政府注資1800億美元,包括美國財政部和美國聯邦儲備銀行兩個機構的注資。當然,財政部和美聯儲在AIG的權利不盡相同。
記者發現AIG官方網站,在“政府投資”項下,美國財政部是以400億美元換取了AIG的優先股股權,AIG需要支付一定比例的股息。
“去年11月份美國財政部通過購進AIG的400億美元的優先股注資,在這之前的9月份美聯儲為AIG提供融資850億美元(后來政府注資降為600億美元),當時AIG的股價才1塊多美元,上述融資如果按當時價格全轉成股份的話,美國政府就控股80%多了。”郭昂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應該注意到美國政府注資的這400億美元是優先股,而不是普通股。一般優先股享受優先分紅,但無表決權,權益受限制。可以像債務一樣獲得固定收益,在一定條件下優先股也可以轉變成普通股,所以說優先股其實是介乎于債務和股份之間的一種權益。”
在郭昂看來,AIG股價上漲和美國政府買的那400億美元優先股還沒有直接關系,這也正是美國政府通過優先股注資而不是普通股的目的之一,既增強了AIG的財務體制,也沒有因此攤薄AIG一般股東的權益。
而聯邦儲備銀行的紐約銀行為AIG提供的是600億美元的貸款及一攬子融資計劃。AIG目前正在拆分世界各地的資產,能上市則考慮安排上市,能賣掉就安排賣掉,換取歸還聯邦儲備銀行的貸款。
“截至2009年4月29日,還欠美國聯邦儲備銀行的紐約銀行469億美元。”郭昂說。8月12日,中國建設銀行(601939,股吧)的香港全資子公司將以7000億美元收購AIG香港子公司,正是AIG拆分出售計劃的一部分。
注資撤出時間還遠
“對于AIG來說,現在的AIG應該說已經不是當年那個AIG了。它在全球的很多業務都在出售、分拆,金融危機時的壞賬也進行了剝離,季報業績的統計范圍已經和以前的AIG不相同了。可能AIG計劃出售全球的大部分資產,只剩下美國的壽險業務。”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左小蕾對《華夏時報》記者分析說。
“現在來看,美國政府用來注資的1800億美元要求了怎樣的具體權利,我們并不了解。這其中有股權有債權,還有各種不同的組合。同時股權和債券還不是都在總公司,有些還是控股公司、分公司。”左小蕾補充說,“同時,政府注資轉化為股權的部分是就等著每年分紅還是將來私有化退出,也都不了解。隨著AIG股價上漲,當初的政府投資肯定是升值了。”
“股價上漲政府的投資肯定是升值了,AIG的股價屬于漲幅比較大,漲速比較高的,但同期美國股市也上漲了近30%。美國財政部在AIG的這部分股權我認為應該是階段性的持有,以后肯定會撤出,但以什么樣的形式、什么樣的價格撤出就不清楚了,以后值得關注。”MG金融集團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譚雅玲對記者表示。
“其實,退一萬步講即使美國政府假設持有的是普通股,這么大的持股比例在市場也賣不掉,哪怕拋出1億美元的股份到市場上,AIG的股價也就被打回地獄去。”郭昂表示,“所以想轉手套利也只能賣給別的機構投資家。但這也不現實,別說世界上沒有這么大胃口的投資家,就是有美國政府也決不會這么干。”
“政府注資本來就是為了救濟,追求的結果只是不要大賠納稅人的錢,*救濟對象發財并不是目的。所以結果應該只有一個,就是等AIG業績真正恢復了以后——而不只是股價恢復,通過逐漸地回購政府持有的優先股,最多加上優于一般股東的紅利,來償還注資。日本泡沫經濟破滅后的銀行救濟也是這樣一個過程。而AIG的償還還遠未開始,所以美國政府的現在也只有慢慢等待吧。”郭昂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