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國家現在為了應對危機所做的一切,頗有些“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味道。 在剛剛閉幕的G20高官會上,一向被詬病為優柔寡斷的歐洲決策者們展現出了罕見的魄力。面對美國財長蓋特納要求擴大開支和延長財政刺激“保增長”的呼聲,歐洲央行行長特里謝針鋒相對地表示了反對,德國總理默克爾更是毫無含糊地說:不,我們現在最需要做的是節儉! 在特里謝、默克爾等歐洲決策者看來,當前最迫切的是收緊財政,壓縮赤字。甚至于,他們還希望投資人不要簡單地把歐洲縮減財政赤字的舉措,視作對經濟增長不利的因素。 而在實際行動中,歐洲也已經在這么做了。本周,歐元區財政狀況最好的德國也公布了大規模財政緊縮計劃,打算在未來4年削減開支816億歐元。盡管頂著極大的政治和民間壓力,默克爾內閣依然堅定地通過了這一德國有史以來最龐大的財政節儉方案。 在G20經濟體紛紛考慮暫緩政策退出以避免二次探底的同時,為什么情況最糟糕的歐洲反倒是要“逆天下而行”?道理其實也非常簡單:這是當前歐洲沒有選擇的選擇。 歐元誕生至今十余年來,盡管時有坎坷,但總體上仍算是順風順水,悄然躍升為第二號國際儲備貨幣,這也讓歐盟的領導人多少有些飄飄然。然而,這輪歐洲債務危機的爆發和歐元的持續大跌,充分暴露出投資人對于歐元區經濟和貨幣體制信心的脆弱,也澆醒了歐洲的自滿。 從絕對值來看,當前的歐元并不特別低,畢竟在2001年時歐元兌美元曾跌至0.85。但是,就匯率波動的劇烈程度而言,歐元無疑遇到了成立以來最大的挑戰和考驗。 希臘等國暴露出的主權債務風險,對歐洲經濟和歐元的打擊顯而易見。事實上,自1999年以來,歐元區可能破裂的情境預測還是頭一回被如此認真地提出。 不過,中國古話說得好:大難不死必有后福。這次的危機,亦有可能提供了一個絕佳的時機和改革動力,讓歐元成為真正具有政治基礎的歐洲統一貨幣。 經過希臘、葡萄牙、西班牙等一系列最近危急事件的考驗,歐元區國家開始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團結。本周一,歐元區財長又火速敲定了7500億歐元救市基金的細節,一旦接下來有歐洲國家出現償付困難,該基金有望很快投入使用。 不僅如此,近日歐洲國家還開始探討建立一個歐元區經濟政府,協調各國經濟財政政策。長遠來看,這些改革只會增強歐元區的經濟和競爭力。或許是出于對“歐元解體論”的回擊,歐元區本周高調宣布,將從明年起吸收愛沙尼亞作為第17個成員,主動展露歐元區進一步擴張的雄心。 一位歐洲央行的官員上月在接受筆者采訪時信誓旦旦地說,經歷了當前這場危機,歐元只會變得“更加歐元”,歐洲也只會變得“更加歐洲”。如此豪言雖說有些王婆賣瓜的嫌疑,但也并非毫無道理。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