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價飆升加速,是短期量化寬松政策吹的泡泡,還是“合理價值重估”? 國際金價站上1300美元/盎司后,是向上還是向下? 兩位著名投資者意見相左:喬治·索羅斯稱黃金為最終的泡沫,不會永遠走高下去;羅杰斯則稱黃金牛市遠未結束,未來十年內將上漲至2000美元/盎司。 美聯儲(FED)將重啟量化寬松政策的預期是近期支撐金價的重要原因,而日本央行近兩年來意外于10月5日首次下調利率,重推零利率政策以刺激經濟,打響了全球央行新一輪量化寬松貨幣政策的第一槍。同一天澳洲聯儲(RBA)也意外宣布維持利率不變。由于美國最新公布的就業數據表現差于預期,同時愛爾蘭主權評級遭降引發市場避險情緒,黃金不斷刷新歷史高點。不少分析師相信,黃金可能會有一段長期的漲勢。 不到一個月內,紐約商品交易所的黃金期貨價,已第14度創新高點。10月7日交投最為活躍的12月合約最高觸及1364.70美元/盎司歷史新高,后大幅回落,最終收于1335美元/盎司。與此同時,黃金的“跟隨者”白銀也創出近30年來的新高,上漲到每盎司23美元附近。 “當所有的國家都在打開印鈔機,那么投資者只能信賴黃金。”一位資深業內人士表示,黃金等避險資產在進入短期非理性階段的情況下,更加吸引外部資金,維持著已經持續了50多天的單邊行情。 一位對沖基金經理則稱:“眼下各種黃金價格低估論主要是為了吸引更多追漲者入場,多頭可能會隨時出現獲利了結! 多位資深業內人士坦言,金價持續飆升是流動性泛濫所致,“上一季度,首飾需求、工業需求并沒有太大增長,而黃金本身不生息,很難確定其真正價值。作為資產配置中的另類投資,黃金投資占比應不超過10%-15%。” 匯率戰陰影 日本政府此前結束為期六年的不干預匯市政策,拋售了估計價值200億美元的日元。但日本政府的干預并未對日元匯率起到太大作用,反而助漲了投資者對資本市場的投機,更多的投機資金開始介入外匯市場,加大了外匯市場的波動,給全球貿易帶來了極大挑戰。 在七國集團(G7)大型工業化經濟體中,日本是過去20年來惟一經常動用匯市干預的國家。此前,除了中國對匯市的干預,還有數個大型經濟體也一直在干預匯市。去年,瑞士自2002年以來首次啟動單方面干預行動,以壓低瑞士法郎,而且沒有對沖,即在國內貨幣市場買回在匯市拋出的瑞士法郎;與其它數個東亞國家一樣,20國集團(G20)峰會東道國韓國今年也在間歇性地干預匯市,以壓低韓元匯率;巴西也已授權該國主權財富基金代表政府拋售該國貨幣雷亞爾。 經濟復蘇前景不明確的趨勢下,急功近利的全球各主要國家均試圖插手外匯市場,以降低本國貨幣匯率,在經濟不景氣中盡可能贏得競爭優勢。分析人士認為,全球爆發匯率戰爭的跡象已日益明顯,匯市幾近混亂,這也使黃金走勢增加了許多不確定性。 從歷史經驗看,每逢匯率市場波動較大,黃金必然呈現獨立走強的態勢。分析師們稱,當全球主要貨幣美元、歐元與日元均出現大幅貶值趨勢后,資本會傾向于選擇黃金作為最后的避風港。 多空之爭 “黃金投資需求依然強勁,整個上漲通道依然完好,在未有明確反轉信號出現前,多單仍可繼續持有。”據近日倫敦金銀市場協會(LBMA)年會上的一項調查,當與會者在被問及一年之后黃金價格將達到何種水平時,得到的平均預測值為1406美元/盎司。 除美元可能繼續疲弱,金價看多者的的理由主要集中在以下幾點:今年第四季度逢黃金消費旺季,強勁的實物買盤令黃金后市易漲難跌;對歐洲債務危機的擔憂;地緣政治沖突加劇等。 “如果對應通貨膨脹率以及消費物價指數來看,黃金價格至少要漲到2000美元/盎司以上。”他的說法代表了在全球投資領域廣泛流傳的“黃金低估論”,即考慮到美國消費物價指數因素,當前黃金價格僅僅相當于1980年1月的470多美元/盎司,比當時黃金歷史新高873美元/盎司還低近半。若扣除通脹因素,黃金價格至少漲到2450美元/盎司以上,才算是真正創出歷史新高。 受訪的金價看空者則認為,金市泡沫已初露端倪,從長期看,黃金得到追捧的理由并不充分。有分析人士稱,若美元持續貶值的話,日本不會是最后一個干預匯市的國家。因此,當前情況下,大幅看空美元并不可取——美元已跌至8個月低位,短線反彈的可能越來越大。 而國際金價在單邊持續上漲50多個交易日后,已呈現上漲疲軟的形態,“黃金的表現已經脫離基本面,而資產泡沫的表現就是市場會自動過濾利空,而夸大利好。一旦黃金市場回歸基本面,市場極易出現暴跌,將可能壓垮已身在泡沫中的金價。”上述對沖基金經理如是說。 一位國內黃金交易商擔心,金價可能已經走到跌落的邊緣,后期很可能以悲劇收場。 一些成熟的黃金投資機構已出手謹慎。在國際黃金價格從1285美元/盎司漲至1340美元/盎司的期間,國際最大的交易型開放式黃金基金SPDR調倉現象明顯,相比于國際黃金價格沖上1300美元/盎司當日的持倉量,目前該基金的持倉總量下降約4噸左右,近日又出現連續三天減倉。 黃金市場對流動性的過度依賴,是看空者今年一直警告的特征,看空者普遍認為,“流動性的衰退來自下周、下月還是明年,并不是關鍵,但衰退遲早到來! “在此輪多頭主導的行情下,盡管寬松的貨幣基本面、美元的貶值給黃金等價格的長線走勢帶來了堅實的‘需求’基礎,但短期風險并不會因為當前的勢頭而消失,在金價1300美元/盎司上方做多的風險很大! 高塞爾首席黃金分析師王瑞雷表示,這波行情在徹底打倒空頭后,就會進入尾聲,多頭獲利了結。 “中國因素” 金價輪番上漲也刺激了全球主要央行增加黃金儲備。世界黃金協會的數據顯示,自去年二季度以來,全球主要央行黃金儲備在逐季度增長。該協會稱,截至今年9月26日,歐洲各國央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大約銷售黃金94.5噸,創下1999年央行售金協議(CBGA)簽訂以來的最低水平。在過去十年,CBGA各簽約方年均售出388噸黃金。 世界黃金協會(WGC)負責政府事務的常務董事喬治·米林-斯坦利(George Milling-Stanley)在近期訪問首爾時表示,預計俄羅斯、中國和菲律賓央行將持續增加黃金持有量,以平衡資產儲備。 盡管中國央行一直小心表示,并無計劃大規模地購買黃金,并稱就目前而言,對應外匯儲備的2%的黃金儲備已經足夠。不過分析人士表示,由于中國外匯儲備持續增長,將黃金儲備的比重保持在1.6%至2.0%,就意味著適度但持續的黃金購買,“這無可厚非”。 8月初,央行、財政部、證監會等六部委聯合出臺了《關于促進黃金市場發展的若干意見》,被業界看作歷史性轉折點。該政策放開商業銀行的黃金進出口業務資格,顯示中國央行正積極促進國內市場與國外市場接軌,使得黃金投資者的市場參與變得更加容易。 9月20日,世界黃金協會遠東區董事總經理鄭良豪表示,未來五年,國際黃金市場都會受中國因素主導。 不過,對于中國的黃金投資者來說,中國的黃金市場體制的局限性仍然突出!把巯掠址陣鴳c長假時,國內黃金市場(除紙黃金)停市三天,持倉過節還是空倉過節再度成為黃金投資者備感糾結的問題。 由于與國際黃金市場交易時段不一致,每逢中秋、國慶、春節假期之后,國內金市一開盤不是暴漲就是暴跌,以暴漲行情居多,套保及做空的企業或投資者面臨時段風險。 “一周假期過去,往往一開盤金價的跳空缺口就在五六十美元!币晃稽S金個人投資者稱,“中國對黃金的強勁需求,給國際投資者很多圍剿國內投資者的機會! 此外,受人民幣升值的抑制作用,國內金價上漲幅度遠低于國際金價!白6月21日新一輪匯改啟動,國際金價上漲幅度近5%,國內金價僅上漲了0.13%!迸d業銀行資深黃金分析師蔣舒表示。這并不表示國內黃金投資者的風險要小于國際金市。除了市場交易風險,投資者可能還承受中國黃金市場建設中不確定的政策風險。 銀行模式缺陷 近日,民生銀行已用現金賠付于8月31日黃金AU(T+D)強平事件中的受損客戶。此風波算是告一段落。但在業內人士看來,該事件暴露了監管部門將黃金客戶從綜合類會員強行平移到商業銀行的模式存在明顯缺陷,風險隱患仍在。 “銀行自己想吃獨食,但又沒有這個能力!币晃痪C合類會員認為,不知道現有模式下一步怎么走,“大家都在摸著石頭過河”。 “應該讓銀行和金商共同發揮作用,只有擁有足夠多的交易主體、交易工具和交易規模時,才有可能成為一個較為完善的市場,在市場的發展中解決問題!币晃皇煜S金市場的金融專家對此表示。實際上,國際黃金市場的參與者,可分為國際金商、銀行、對沖基金等金融機構、各個法人機構、私人投資者以及在黃金交易中有很大作用的經紀公司。 在該金融專家看來,在原有模式下,個人投資者可以選擇通過綜合類會員或者銀行渠道做交易,在現有渠道下,個人投資者只能通過銀行渠道做交易,相當于把風險全部集中到銀行;雖然相比較而言,銀行的風險控制最好,但這也意味著交易成本最高,交易成本低是產生交易的最主要條件,“強制平移制度的初衷是為了避免風險,而剛剛發生的民生銀行AU(T+D)爆倉事件恰恰暴露了現有機制之下的銀行風險! 事實上,自2005年金交所推出AU(T+D),綜合類會員尚無出現過爆倉事件,而自商業銀行去年7月開始這一業務剛一年,就出現了此次爆倉事件,給監管部門、商業銀行、金交所都帶來了很大壓力。“其實,原有銀行和綜合類會員并行的模式最為恰當。”金交所一位人士私下里亦對此有抱怨。 前述金融專家直陳:“新政策方向是市場化的,給予業內很多期待,但在現實操作中實際趨向于背離市場化。如此一來,無非把投資者逼到外盤、地下炒金!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