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研究顯示金礦商、珠寶商和央行視為基準的倫敦黃金定盤價,可能已經遭制定者操縱長達10年之久。 紐約大學史登商學院教授 Rosa Abrantes-Metz 和穆迪董事總經理Albert Metz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黃金價格通常在倫敦時間下午3點左右,即5家最大的會員銀行制定倫敦金定盤價時發生異常的波動。“串謀”跡象應該引起監管者的重視。 這份報告目前還未公開,據彭博社獲得的內容顯示: “基準價格的構成確實有利于串謀和操縱,經驗數據顯示價格存在人為操縱。這很可能是價格制定者之間合作的結果。” 該項研究首次從學術上提出了這樣一種可能性:即巴克萊銀行,德意志銀行,加拿大豐業銀行,匯豐銀行和法國興業銀行,可能合謀操縱了黃金基準價格。而由這五家銀行組成的倫敦金銀市場協會(LBMA)發布定盤價已經有上百年歷史。 這同樣意味著改革定盤價計算方式的壓力在進一步增大。事實上全球監管機構已經對規模高達20萬億美元黃金交易市場的基準價格是否存在人為操縱進行調查。 黃金定盤價歷史能追溯到1919年。當時5大銀行交易員前往羅斯柴爾德家族倫敦辦公室,在一個小木屋中舉行會議,然后再向外界傳遞定盤金價格。 現在交易員在倫敦時間上午10:30分,和下午3點每天召開兩次電話會議。會議通常持續10分鐘,但有時候也會長達1個多小時。 Abrantes-Metz 和Albert Metz研究了自2001-2013年現貨黃金的所有異常日內波動,發現其中無法解釋的形態很有可能與非法行為有關。 從2004年開始,他們發現現貨黃金經常在下午定盤金電話會議附近異常波動,在上午的電話會議時卻沒有類似情況,而且在2004年之前也沒有類似的情況。 下午定盤價會議附近的波動壓倒性的呈下降方向。研究發現在2004-2013年期間,在下午定盤價出現大幅波動的交易日中,至少有三分之二時價格下跌。而在2010年時,發生波動時下跌比例高達92%。 Abrantes-Metz說沒有明確的理由解釋為什么異常波動從2004年開始,為什么異常總是發生在下午定盤價制定時,以及為什么價格總是趨于下降。 Abrantes-Metz說: “這是首次有人試圖揭示可能存在人為操縱,而我們的研究結果令人憂慮。” “銀行有手段,動機和機會來操縱定盤價,研究結果證實了串謀的可能。接下來的事情應該交給監管部門。” 德國監管機構德國聯邦金融監理署(BaFin)已經對金價操縱展開調查,并要求德意志銀行提供文件。德意志銀行已經宣布退出定盤價席位。 事實上《金融時報》在上周就曾曝光定盤金存在操縱。但是文章不久之后就神秘“消失”。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