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29日華夏時報稱,就在幾天前的市場動蕩中,我在《地平線》中給大家講了一堆問題,說問題的關鍵還在央行,重要的有中國央行,但最重要的還是美聯儲,那個“央行的央行”。 自從有了現代型政府,有了主管經濟的部門,央行從來就是一個技術含量最高的地方,而央行官員尤其是央行行長,那絕對是最難當的部長。而央行一開始充當的就是一個最后的貸款人角色。 因此,央行的信用其實就是國家的信用。央行信用的使用,必須小心謹慎,要么不出手,出手了就得管用。出手之前必須慎之又慎,但是一旦出手,就必須得手,如果不得手,那才叫賠了夫人又折兵,道德風險也冒了,自身的信用也丟了。 可問題往往就出在這個“央行的央行”身上了,在世界看來,美元是世界貨幣,美聯儲已經是世界央行,但是在美聯儲給自身的定位上,卻從來不是這樣想的。美聯儲的官員制定貨幣政策,或許考慮世界經濟對美國的影響,但是絕對不會在考慮美國經濟時計算對世界經濟的影響。 所以,幾輪QE是救美國經濟的,同時也制造了之前全球性的流動性泛濫,現在,美聯儲說差不多了,我要加息了,結果就造成了當下全球市場的動蕩。然后,責任還被甩在了中國經濟不振和中國股市的動蕩上。 好了,當美國股市的動蕩和中國市場的動蕩一起出現時,不管是誰搞著誰了,美聯儲就不得不考慮了吧,畢竟那是自家的事情。這就是我幾天前提出的問題,在9月份看來“不得不”加息的時點上,美聯儲到底還加不加? 有人把那幾天的市場動蕩叫做市場逼宮,但在中國央行首先出手降息降準的情況下,美國市場倒是強勁反彈了,看起來也不算是逼宮,美聯儲可以緩口氣了。另外還有一件事也讓美聯儲能緩口氣,那就是美國的增長又超出預期了。GDP增長和金融動蕩,美聯儲到底更看重哪一個? 根據美國商務部數據,美國經濟在截至6月的3個月里按年率計算增長達到了3.7%,遠高于之前初步估測的2.3%,也就是經濟健康得很,這給了美聯儲出于擔憂通脹抬頭提前開始加息周期以充足理由,但是市場的動蕩美聯儲又不得不防。 根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的分析,“強勁的GDP數據受到市場歡迎,美元相對于歐元和其他貨幣走高。這使美聯儲的兩難境地表露無遺:以看似日益穩固的美國經濟復蘇為依據,按計劃進行自2006年以來的首次加息,抑或考慮海外不斷加劇的經濟不確定性,暫時按兵不動?” 到底看重哪一點?美國兩位著名的參與過政府經濟政策制定的經濟學家也分歧明顯。 美國前財長勞倫斯·薩默斯就覺得“美聯儲看來要犯嚴重的錯誤”,如果美聯儲在最近的將來加息,將危及美聯儲的所有三大目標:物價穩定、充分就業和金融穩定。薩默斯更加關心外部環境:“中國經濟前景往好了說也是烏云密布,新興市場正在沉沒,美國股市陷入回調,市場普遍擔憂流動性,以及預期波動率以接近 創紀錄的速度加大,市場本身正在抑制狂熱氛圍或者過度樂觀情緒。美聯儲不需要出手。在當下市場脆弱之時加息,可能會把金融體系的某些部分推入危機,帶來難以預料的危險后果。” 與薩默斯相反,曾在里根政府擔任過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的費爾德斯坦稱,“即使美股暴跌,美聯儲也不應推遲加息時間”,他反而認為,美國股市暴跌是美聯儲寬松政策的必然結果,“現在美國經濟基本上處于充分就業狀態,CPI升幅接近2%,通縮風險不大。加息是必然的,而利率回到正常水平將逆轉資產錯誤定價的情況。美聯儲應該繼續推進利率的正常化,這樣做尤其有助于避免投資者和借款人被定價錯誤的資產吸引并越陷越深。” 還是那個問題,加息不加息?央行的政策不是一個人拍腦袋就能解決的問題。就像上面說的,央行一出手就得奏效,否則還是再耐心點。至于中國的支持股市,根據財新報道,證金公司又在籌集子彈了,而人社部也隨即宣布有2萬億養老金可投資,我想這也是一個道理,出手都出手了,不得手就收手嘛,你說是不是這個理?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