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銀行周二報告稱,所謂的全球央行[微博]“(外儲)大膨脹”的時代已經終結,正對“量化緊縮(quantitative tightening,QT)”進行前瞻性分析。 “連續增長了20年之后,我們預計全球央行的外儲最多只能保持穩定,而更有可能的是在未來幾年持續下降。”德銀開門見山地寫道。 為了量化中國拋售外儲的影響,花旗查閱現存的研究發現,新興市場國家外儲每下降5000億美元,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就面臨著108個基點左右的上行壓力。德銀給出了類似的結論: 我們結論的意義是非常深刻的。自本世紀初以來,全球央行累計了10萬億美元的資產,主要集中在全球各類債券上。外儲的減少料會對全球債券收益率和美元帶來上行壓力。許多研究發現,央行外儲資產的配置壓低德國國債和美國國債收益率超過100個基點。 鑒于大量外儲配置了債券,外儲的下降料會對發達國家債券收益率帶來上行壓力。歐洲央行員工近期的一份論文顯示,2000-2006年中,全球央行增 持歐元區債券。。。伴隨著區域內長期利率下降約155個基點,與其他研究預估的美國國債收益率下行空間一致。就短期影響而言,一份近期的論文預計,“若流入美債的海外資金每月減少1000億美元,5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短期內可上升40-60個基點。”這與我們前述的預估一致。中國和原油(44.43, -0.98, -2.16%)出口國在這些資金流中扮演重要角色。 對美聯儲考慮今年加息的美聯儲來說,它意味著什么呢? 當前全球央行長期的外儲變化趨勢意味著量化緊縮(QT)。它代表著全球經濟面臨著一種新的不確定性,可能對要退出非常規政策發達國家央行構成持續的不利因素。貨幣政策“正常化”的路徑恐怕會是緩慢而脆弱的,并且困難重重。 本周五美國將公布8月非農報告,而美聯儲將在本月16-17日召開新的FOMC會議,討論是否加息。安聯首席經濟顧問Mohamed El-Erian上周日稱,8月非農報告對于美聯儲9月份是否加息是一個搖擺不定的因素。“如果就業出現穩固的增長——超過了20萬人,其次如果工資也終于開始上漲,這是他們最好采取行動的信號。” 但紐約聯儲主席杜德利上周三表示,鑒于近期市場動蕩對美國經濟構成的風險,美聯儲似乎不宜在下月升息。路透社稱,此番言論清晰地顯示出,對中國經濟放緩的擔心正影響到美國貨幣政策決策。 杜德利還稱,和幾周前相比,如今9月升息前景“迫切性較低”。然而他也對“短期”市場波動過度反應提出警告,且美聯儲9月16-17日會議升息的大門仍然敞開。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