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率“撬開”貿易市場
NBD:中美雙方就匯率問題陷入僵持,您怎么看待現在中美匯率沖突?沖突的根源是什么?
丁志杰:美國把匯率問題和美國的貿易逆差、失業等問題聯系在一起,以此來批評中國,這是站不住腳的。目前,雙方都在一種感性的層面去反復討論這個問題,以致出現對峙。其實,人民幣匯率應該和美國的經濟、政治問題分開,美國的經濟問題需要美國根據自身的現狀調整,人民幣升值并不可能解決美國國內問題。美國拿中國匯率當作由頭,只是在為國內的經濟問題找一個“替罪羊”,以此平息國內民眾情緒;再加上美國大選將近,民意正在左右美國的政治。
自70年代實行浮動匯率以來,美國不斷充當“匯率霸主”,向其他國家施壓,要求其他國家做出妥協、調整、讓步。這背后是美國對外經濟貿易的開發。美國希望用匯率問題作為“杠桿”,來撬開中國對美國商品和企業的市場開放。事實上,美國的最終目的不是要打貿易戰,打貿易戰解決不了美國的問題。奧巴馬已經說了,年內出口要增加一倍,如果打貿易戰,就無法增加美國貿易出口,美國最終希望商品銷往世界,特別是中國。
在匯率問題上,美國“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是在中國的市場,未來也將如此。至于人民幣匯率本身調不調整,不是關鍵所在。如此說來,我認為中國包括政府和民眾都反應過度,這就讓美國看到中國對匯率問題很敏感、很謹慎,美國就會越發利用這個籌碼來對中國施壓。我認為,現在中國需要回歸理性,美國更需要回歸理性,因為這種局面雙方都很難獲益。
匯率改革重啟或將延遲
NBD:面對目前的狀況,中國方面應該如何正確應對匯率沖突?
丁志杰:目前這種狀態,雙方都“騎虎難下”。對于美國而言,它已經把匯率問題挑起來,并且得到了美國民眾和各界大力支持,如果美國就此罷手的話,那么政府將威嚴掃地。至于中國,本應該重啟匯率改革,但中國政府表示并不會因為美國的壓力而調整匯率。如果作出了調整,即使是出于中國自身經濟發展的需要,那么國內民眾也接受不了。所以,雙方都處于進退兩難的局面。我建議中美雙方都應該“退一步海闊天空”。
就現階段情況而言,美國或許會進一步對中國施壓,甚至把中國列為“匯率操作國”,但我認為,中美貿易摩擦升級的可能性不大,因為美國方面也很忌諱加重貿易摩擦。事實上,美國比中國更害怕打貿易戰。
在對待匯率問題上,我認為,即便是美國把中國列為 “匯率操縱國”,中國和美國在談判桌上都應該拒絕談匯率問題,避免美國進一步把該問題作為“要價”的籌碼。
NBD:如果現在人民幣匯率上升,將對中國造成哪些影響?
丁志杰:如果沒有美國的壓力,中國很可能在三四月份就重啟匯率改革了,但是現在基于美國的壓力,我國沒辦法去做這件事,美國方面給人民幣匯率改革增加了更多復雜和不確定因素。
匯率市場化是必然
NBD:在建立國際貨幣新秩序的過程中,中國應該如何發揮作用?
丁志杰:人民幣匯率改革的進程還處于起步階段,溫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要繼續完善匯率改革,這種單一盯住美元的狀態是需要改變的,央行行長周小川也談及正在研究一些數據,已經有所行動。但是現在美國把中國匯率改革問題拉到了一個政治交鋒的層面了。
就目前的國際秩序而言,盡管美國在金融危機中受到了影響,但是美國的金融霸權依然存在。我們可以看到,美國對中國施壓是單邊的霸權主義行為,我個人認為,如果中美經濟貿易摩擦升級的話,對美元的霸權和美國的金融霸權地位將會構成極大的威脅,最后真正受傷的還是美國。
我建議,中國未來匯改一定要去美元化。美元的霸權就是因為很多國家的經濟依賴美元。我國經濟多元化發展以后,使得中國可以不再像過去一樣依賴美元,這本身對美元的霸權地位是一個沉重的打擊。近年來,美國在對中國對美經濟貿易實施一些報復、制裁等計劃,但中國方面也有一系列的應對措施。美國施壓我們沒法控制,但未來關于人民幣匯率改革我認為還是要堅持市場化,進一步與美元脫鉤,讓市場決定匯率,這是毫無疑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