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美元的故事始于20世紀70年代,美國政府與沙特政府達成一系列協議,這一系列協議造就了石油美元體系。前世界銀行行長羅伯特·佐利克在2010年建議世界各國考慮將黃金作為全球貨幣的基本參考點,引起了市場的騷動。 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出口國和世界上最大的石油進口國直接利用人民幣進行石油貿易,并且有能力通過上海黃金交易所把人民幣轉化為實物黃金,這將深刻改變能源市場的格局。 威廉姆斯在2016年12月在倫敦舉行的Mines&Money會議上,重點介紹了黃金在2016年的表現,尤其對唐納德·特朗普的選舉的反應,同時講述了可能導致石油美元體系終結的一些列因素,以及黃金在全球金融系統中扮演了新的角色。 威廉姆斯著有《Things That Make You Go Hmm...》一書,該書對石油美元的繁榮以及衰落做出了最全面的分析。 美國和沙特開啟石油美元體系 石油美元的故事始于20世紀70年代,美國政府與沙特政府達成一系列協議,這一系列協議造就了石油美元體系。 這一協議很簡單,沙特利用其在歐佩克內的領導地位保證所有原油交易以美元結算,將其通過原油交易賺取的大量美元投資于美國國債。 而作為回報,美國向沙特提供武器以及安全保障,以維持沙特皇室的持久地位。 沙特購買的美國國債和石油價格一起增長,每個人都很高興。 美元和油價的負相關性一直表現的很完美,但2014年以來情況出現逆轉,幸運的是目前又回到了負相關的特性。 從石油美元體系建立以來,外國買家持有美國國債的規模成倍增長。當世界上最重要的商品以美元計價時,意味著每個人都需要持有大量美元來支付它。 全球貨幣新體系的萌動 前世界銀行行長羅伯特·佐利克在2010年提出了一個全新的全球貨幣體系,這可能并不是一個壞主意,但引起了騷動。 羅伯特·佐利克建議世界各國考慮將黃金作為全球貨幣的基本參考點,并以此作為國際貨幣體系改革的一種選擇。 羅伯特·佐利克稱,G20應該著手一個經濟復蘇計劃,建立一個反映新興經濟體經濟狀況的合作貨幣體系。這個新系統可能需要涉及美元,歐元,日元,英鎊和人民幣的國際化,然后是開放的資本賬戶。 兩年后,伊朗在美國制裁下開始接受人民幣支付石油,這些交易是通過俄羅斯銀行進行的。 2013年,中國央行宣稱將結束大幅增持美國國債的時代。央行表示,中國無法從外幣持有量的增加上獲得更多的收益,決策者將會控制美元購買。 果然,在2014年,全球外匯儲備開始以80年代來最快的速度下降,可以下面圖表中看出: 上海金的推出加速新體系的建立 同年,上海黃金交易所理事長許羅德表示,黃金將以人民幣定價并交易,并稱之為“人民幣國際化”的向前邁進的一步。 “中國已經是全球現貨黃金最大的市場,實物黃金交易占全球60%,但是,黃金價格的話語權卻很小,還沒有黃金的定價權。”許羅德表示,要改變這個局面,需要要打造一個“上海金”,使上海黃金交易所的黃金價格成為全球有影響力的黃金價格,從而爭取黃金的定價權。 許羅德指出,目前,黃金市場已經出現了“西金東移”,但黃金的定價權依然在西邊。中國黃金消費規模世界第一,卻不能決定黃金的價格,現在的價格依然是“影子價格”。許羅德表示,要改變這個局面,“西金東移”的同時,也要“西價東移”。 2015年,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俄氣)稱,計劃在2015年向亞洲出口總計270萬噸原油,約30%將運往中國并以人民幣結算。 俄羅斯最大銀行Sberbank在內的俄羅斯機構正持續從美元轉向人民幣。本月初,俄羅斯央行第一副總裁透露,俄羅斯央行正與銀行業討論新的人民幣融資工具。 然后,到了2016年,事實證明,4月簡直就是地獄。首先,沙特政府警告稱,如果美國國會通過允許追究沙特政府涉嫌“9·11”恐怖襲擊事件的法案,將拋售美國國債及其他美元資產,合計金額可能高達7500億美元。盡管這一方案隨后通過,但被美國總統奧巴馬否決了。 2016年4月17日,多哈凍產會議上,沙特變臉。沙特代表團堅持認為,任何凍產行動都必須要伊朗參與,一改此前“可能在沒有伊朗的情況下達成凍產協議”相關暗示的態度。 在2016年初,布倫特原油期貨跌至十二年新低27.10美元/桶后,市場期望產油國能達成相關減產協議支撐油價。 僅僅48小時后,上海黃金交易所發布了黃金定價,早盤首個人民幣黃金定盤價為256.92元/克。參與“上海金”定價和提供參考價的首批成員包括國內多家大型銀行、外資銀行、黃金零售商以及開采商在內的18家機構。 正如Soc Gen的Robin Bhar分析是那樣,如果在一個封閉的貨幣體系內交易黃金,其重要性將受到限制。 石油黃金概念再度萌芽 石油價格或將回到美國內戰前的水平: 在1865年至1973年期間,可以說是人類歷史上經濟、人口以及技術最大規模的擴張,但石油價格是非常穩定的。但是這怎么可能發生呢? 簡而言之,石油黃金體系更加穩固。而一旦黃金這一計價窗口關閉,油價就開始飆升。石油美元體系建立以來,油價在此后的35年飆升了50倍。 下面來探討油價和國債供應的關系。當增加大約100萬億美元的權利承諾時,則意味著更多的國債發行量。 相反,如果比較黃金相對于相對于外國持有美國國債的價值時,則看到了一個完全不同的故事。在里根總統期間,美國黃金儲備的市場價值相當于國債價值的132%,今天,這個數字已經下降到只有4.7%,而這一數字到2025年可能會進一步降至0.30%。 在過去三年,中國一直在拋售美國國債。根據TIC數據,國外持有美國國債的凈頭寸,一直處于明顯的下降趨勢,而在過去三年中基礎上處于流出狀態。如果從一年的總和來看,這一下降態勢更為陡峭。同時和1979年情況相比,變化規模是顯而易見的。 與此同時,俄羅斯一直在增加其黃金儲備的規模,最近幾個月的數據顯示這一儲備迅速攀升的勢頭。對此2013年之前和簽訂協議之后每月購買量,發現俄羅斯購買的步伐明顯加快。持續的黃金積累對該國的財政至關重要。 關鍵在于,俄羅斯出口到中國的石油以人民幣結算,同時可以從上海黃金交易所以人民幣購買黃金,而這一改變將對能源市場產生深刻的影響,市場供求和需求的動力正在靜悄悄的改變。 2016年8月,俄羅斯已經超過了沙特阿拉伯,成為中國最大的石油進口國。 把所有這些看似不相干的線索結合在一起:中國自己的原油期貨合約——在上海國際能源交易所交易以人民幣計價的合約。這一想法,是建立一個和世界上兩個最交易所相競爭的石油合同:紐約商品交易所的西德克薩斯原油期貨和洲際交易所(ICE)的布倫特原油期貨。 中國取代了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進口國,這提高了其在石油市場的重要性,以及推出自己的人民幣合同的可能性。 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出口國和世界上最大的石油進口國直接利用人民幣進行石油貿易,并且有能力通過上海黃金交易所把人民幣轉化為實物黃金。 不管怎樣,這些合約創造了市場套利的機會。給任何提供石油的人換取黃金,或者通過在西方購買更便宜的黃金來換取石油,又或者運輸到上海或香港以換取人民幣。 如果這種套利開始發生任何有意義的規模,石油的市場遠遠大于黃金,那么兩種商品之間的比例這將顯而易見。 有趣的是,這恰恰是自2014年全球儲備高峰以及中俄關于黃金石油的基本交易協議之后發生的情況。在這些條件下,黃金/石油比率觸及80年代以來的最高水平。 黃金原油時代無可比擬的優勢 最近的油價走勢顯露出一個跡象,開始回歸至黃金原油定價的時期。 如果這一舉動真的發生,以人民幣計價的上海原油期貨潛在的兌換性將釋放出無限的可能性,這也是半個世紀以來為石油生產國提供了另一種選項。 如果你是石油生產國,你會最小化你的生產以便持有這世界上最豐富最易于生產的商品之一—美國國債。還是最大化你的生產,以獲得石油市場上更多的份額,并通過人民幣兌換黃金的能力,來最大限度的儲存這世界上稀有的資產。 黃金市場年產值達到1700億美元,但這一數字與石油市場相比微不足道,石油市場的規模是其10倍。 那么,這些商品中哪一種有稀缺價值?你會尋求最大化你的持有量? 美國國債?美國政府可以很輕易的去稀釋它。還是原油?沙特可以以低至10美元/桶的成本把它從地下生產出來。還是供應有限,生產成本越來越高的黃金,不僅吸引著全球最大的兩個央行去增持,還吸引著全球最大的石油進口國和出口國。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本站微信公眾號:
長按圖片, 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們

紙金網微信號: wxzhijinwang
|